為了培育新一代的部門專才,香港空運貨站(Hactl)精心設計培訓生計劃,為年輕人提供專業訓練,並透過師徒制度傳授實戰經驗。見習工程師余瑋熙(Peter)和剛剛完成見習主任培訓生計劃、現已晉升為主任的盧芷欣(June)就和我們分享,培訓生計劃如何讓他們挑戰自我,實現理想的事業藍圖。
見習工程師Peter從小就是「車迷」,在英國讀書時也選擇汽車工程相關學科。不過他坦言,在香港可以讓他學以致用的機會不多,「除了在巴士公司工作,很少公司可以好像Hactl般有一個專門工程團隊管理不同車輛。」因此,當他看見招募新一期培訓生計劃時他馬上遞出申請,並在大約一年前開展了見習工程師的生涯。
經過基本的培訓後,Peter開始到不同組別跟師傅學習及實踐,第一站正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流動設備組,負責維修保養貨站內各種車輛或流動設備,包括用來裝卸貨物的裝載機、登機梯車、拖車和載重拖卡等。它們大多在停機坪上運作,與安全、準時裝卸貨物到航機息息相關。「在停機坪工作經常日曬雨淋,莫說是人,即使機器都很容易耗損,因此當接到維修任務時便要迅速處理,務求令整個處貨程序準時順利完成。」
在空運業分秒必爭的情況下,資深師傅的經驗就非常重要,Peter形容他們的腦袋好像裝有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對於不同車款的「暗病」瞭如指掌。「只要你隨口說一部車的編號,師傅便可以馬上說出那部車是經常由哪一個團隊駕駛的,車的狀況大概如何……你問他還比你用電腦找更快,非常厲害!」
雖然團隊有不少老師傅,但Peter說大家半點隔閡都沒有,「可能因為大家都喜歡車吧!」他續說:「工程講求實踐,師傅們都很樂意讓我們這些培訓生落手落腳嘗試,不會嫌我們阻礙他們工作,反而不時提供寶貴的意見。」
不久前,他更參與打造Hactl動物轎車「Animal Limo」,從一開始與外判商商討車輛配置,確保小動物在往返超級一號貨站與停機坪之間有一趟安穩舒適的旅程,到後期與公司不同部門合作,包括協助實現轎車美輪美奐的外觀設計等。「原來工程不只是對著車輛和機械,亦要與不同部門及外判商合作溝通。」Peter說。
Peter還有一年便會完成整個培訓計劃,接下來,他會在工程及設施服務部的其他團隊,如貨物處理系統、電機工程等組別,繼續他的培訓旅程。
一向積極樂觀,朝自己目標勇往直前的June,一開始是透過香港國際航空學院的實習計劃加入Hactl。「其實我一開始就知道Hactl有見習主任培訓生計劃,知道它可以提供清晰的晉升途徑,並能在運營部內不同團隊實習,所以我當時將Hactl擺在第一志願,很高興最終能加入貨站運營部成為負責處理出入口貨運文件的空運服務員。」工作不到一年,她便主動向上司申請參與培訓生計劃,並成為見習主任。
運營部主要分為貨站服務及停機坪服務,而June就被分配到貨站服務團隊。18個月培訓期間,她加入不同組別跟隨主任實習,包括處理文件、裝拆貨物等。喜歡與人接觸交流的June特別喜歡負責交收貨物的工作,因為可以與不同背景的客戶溝通,而變化萬千的交收工作亦充滿挑戰性。
「交貨及收貨要處理的事情大有不同,很多時候要當天才知道自己要負責處理的是交貨還是收貨。」June解釋:「以收貨為例,我的工作可能會涉及危險品貨物的處理,或是一些特殊貨物,例如藥物或溫控貨物等,既要仔細核對貨物的資料,亦要安全快速地將它們放置在適當位置儲存,隨時考你的應變能力,絲毫不能鬆懈,所以工作一點都不沉悶。」
June分享,師傅除了傳授專業知識,亦訓練她的應急思維,幫她發掘適合自己的做事方法。一開始她也擔心自己在團隊作為年資較淺的領導者,該如何與較資深的同事相處,幸好在師傅身邊,透過觀察及學習師傅與同事溝通的方式,慢慢與同事們建立良好關係。「師傅會分享團隊內各個同事的脾性,令我可以更容易掌握他們的性格特質,所以很快就跟團隊打成一片。」
貨站大部分前線員工均為男性,而且體力勞動工作較多,作為少數的女性員工,June有否顧慮?「當然如果要比較體力,我一定較為輸蝕,但其實貨站工作不完全依靠勞力,很多時候需要與人溝通,運用女性細心及善於人際交往的特質,加上在培訓過程中學習到的溝通技巧,現在已能掌握有效方法去解決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