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的旅程:全新SDG台階

在香港空運貨站(Hactl)辦公室大樓北座內的樓梯間,一場視覺藝術的旅程正在展開:沙灘上放滿了塑膠玩具與貝殼;一名守護者保護著海洋生物和珊瑚棲息的海洋;大樹下方,一顆巨大的果實如同水晶球般閃耀,鯨魚與海洋生物在其中低語,而另一顆水晶球中,人魚與水母優雅地在水中滑行。 這是Hactl重新粉飾的「SDG台階」藝術裝置,以藝術作品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氣候行動」(SDG13)與「海洋生態」(SDG14)的議題為主題創作壁畫,並帶入企業空間。三位年輕而具才華的藝術家 ── 曾家偉(Eason)、何文蕙(Bao)和趙慧珊(Aka),各自從不同角度出發,透過藝術表達對氣候變化與海洋保育的思考與關注。

從塑膠污染到海洋守護

Eason的《浪影之間》以細膩而深刻的方式探索了人類與海洋之間的聯繫。透過將切身的事物如廢棄的塑膠與自然元素如貝殼、沙子融合在一起,他希望創造出一個讓觀眾反思的情境,並提醒觀眾人類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他的創作靈感來自於日常生活中在海灘見到的情景──自然與人類活動痕跡並存,卻彼此矛盾。Eason刻意將看似毫無關聯的物品透過攝影串連在一起,放大的場景在牆上營造出一種荒誕而真實的氛圍。「相中的貝殼源於大自然,而Pokémon玩具是一個很現代、很人為的產物,我想探討的是我們的生活與大自然的距離其實可以很近。」Eason解釋。

Eason強調,塑膠不僅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是人類活動對海洋生態系統影響的象徵。他希望透過作品讓觀眾意識到,無論是保護者還是破壞者,每個人都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角色。

對Eason而言,Hactl後樓梯作為過渡空間本身也具有特殊意義。「人們經過這個地方的時候通常不會特別停留,它是一個轉折、過渡的空間。」Eason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攝影作品營造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並觸動觀眾內心的記憶,讓他們反思自身與海洋的關係。「如果觀眾能夠停下來,想起自己與海洋的互動,或者反思塑膠污染的問題,我覺得這個作品便達到我心目中的效果了。」

相中的貝殼源於大自然,而Pokémon玩具是一個很現代、很人為的產物,我想探討的是我們的生活與大自然的距離其實可以很近。

- 曾家偉

奇幻的海底世界

Bao則以鮮豔的色彩與流暢的筆觸,以奇幻的方式重現一個海底世界。她的畫風受日本動漫啟發,而作品《海的低語》描繪了一位守護者,她身邊有著無數的海洋生物,觀眾途經樓梯間,彷彿被畫作包圍,隨之進入了海洋世界。

「畫中有一個好像女神的海洋守護者,她守護著不同的海洋物種,像是海豚、鯨魚、魚類、水母與珊瑚等等。」Bao說。「我希望 Hactl的同事經過這個樓梯空間的時候,可以停下來,沉浸在一個海底世界裏面。」

創作這幅作品的靈感,源於Bao在澳洲浮潛時看到的震撼景象。她回憶過去在大堡礁浮潛,以為會見到美麗的珊瑚海底世界,直至潛入海中才發現很多珊瑚已經白化,變成了一片死寂的白色。「當下我真的覺得好震撼,如果連白化的珊瑚都那麼美,那原本的它們會是什麼樣子呢?」

Bao認為,藝術能夠以最簡單的方式,講述最深刻的故事。「每個人對環保都有不同的表達和回應方式,只要有心去保護世界,就算是最細微的改變,累積起來都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她藉作品寄望大家成為保護大自然的先驅。

只要有心去保護世界,就算是最細微的改變,
累積起來都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

- 何文蕙

人類與海洋的共生之道

Aka的作品《朝夕潮汐之共生》則描繪出一個由大自然與人類共同交織而成的場景。

「這幅壁畫的左邊,我畫了一棵大樹,底下有一個巨大的果實,裏面藏著正在低語的鯨魚和海洋生物。」Aka說。體型巨大的鯨魚在生命走到盡頭時,身體會沉入深海,同時帶走多達 33 噸的二氧化碳。至於水晶球果實的右下角,一條管道悄悄排放著污染海洋的塑膠廢料 ── 膠袋、餐具、碗與飲管。

而當觀眾轉向右邊的牆時,會看到另一個水晶球果實,裡面隱藏著在水中優雅滑行的美人魚與水母。Aka說:「人類往往自以為高等,而其他生物則是次等。因此,我將人類與海洋生物合為一體,藉此表達所有生物皆為平等,皆是珍貴。」

她認為,藝術可以以創意的方式傳遞可持續發展的訊息,並引導人們重新思考自身與自然的關係。「藝術有凝聚力,可以促進人多了解自己對社會和大自然的尊重與責任。」

我將人類與海洋生物合為一體,藉此表達所有生物皆為平等,皆是珍貴。

- 趙慧珊

SDG的關注與反思

這個 SDG台階藝術項目不僅展示了年輕藝術家們的創意與熱情,還反映出Hactl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承諾。項目策展人、一口設計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及總監張國麟指出:「我們希望作品本身能促使每位經過的同事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實踐可持續發展。希望大家能積極參與,共同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

為鼓勵同事們參與,Hactl特別舉辦了創意攝影比賽。Hactl管理培訓生黃偉傑(Curtis)和他的團隊在比賽中脫穎而出。他和另外兩位管理培訓生一起穿著沙灘裝束,帶著沙灘排球,在《浪影之間》前拍了一張「出遊照」。

Curtis說,Eason的作品觸動了他對人類行為的反思。「我們平時去沙灘可能只會享受曬太陽、游水,但是當我們離開之後,其實很多時候都會遺留不同種類的垃圾。」

參與這次比賽,讓Curtis對SDG有了更深的認識。「像是《海的低語》中出現了兩條中華白海豚,這種生物在香港水域曾經非常常見,但現在已經變成瀕危物種,其實我們真的需要正視這些問題。」他說。「每次經過樓梯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用一點時間去反思一下究竟我們有沒有為保護環境盡心盡力。」